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
情绪价值的回馈非常重要。
我真的觉得家里面的人好冷淡,在家里比在学校还难受,还孤独。
父亲真的是我的唯一依靠。至少不会将情绪暴露出来,天天给别人甩脸色。
母亲真的讨厌,平时一直叹气,没几个时候开心,莫名其妙就说话,我在旁边听了半天才发现是对着我说的,之前根本不知道她在对我说话,然后她又开始甩脸色,以为我不理她。很多时候放学回来很高兴,好好打了声招呼,回应像是死人在说话,然后说起话来就是她一直在说,举个论据举10分钟,还经常在人说话说到一半的时候插进来,对别人说话说没说完完全没有判断,直接无脑插话,你喘个气的功夫她就插进话来了。有些时候她情绪高的时候,我也不想给她好脸色,跟她相处简直废人心情。
弟弟就是完全“霸气外露”。不会交流,总以为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,实际上想的东西全是围着自己转,很伤别人的情绪。自己生气的时候就对任何人发气,高兴的时候就高兴,可是平时上学,他就不会高兴,晚上我回来给他打招呼也是像死人一样,过了很久才回应。后面我回家也懒得给他打招呼了。
跟家里人相处真的情绪价值好少,学校里面都没有这么难受,我现在一直在烦恼和家人之间的相处,与同学的相处反而要快乐得多。
我的快乐是很宝贵的,如果我的积极情绪输出没有换来他人的快乐,甚至反而还让自己痛苦,那么我会远离这些让我不快乐的人,而且,我再也不会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出我快乐那一面了。
伤心了,就不想再继续受伤了。
相较而言,同学之间的“捧杀”,带来的正向情绪反而更多。
再回到我之前就说的话,我在学校不管有多难受,最大的原因还是来自我的家庭,这个家庭之前对我怎么样,我也会如此回馈。为什么租房子之后会变好?是因为这些问题在增加的交流中解决了一些,因此小时候留下的创伤减轻了许多。
创伤并不是情感上的伤害,真正的创伤是我高中住校,已经初入社会,却发现小时候的经历给我带来的性格上的缺陷仍然存在;真正的创伤是我回家之后,即使时间过了1年多,但是家人之间的问题还是存在,而且非常难解决。
就拿母亲这种插话的习惯,我也一直在说,但是没用,她不听。每次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时,她就会抓着半截插进来:“对!”,然后开始输出一对她的往事,一直说十几分钟,你听的迷糊,最后还是要问“所以呢?”来让她提前总结出她的观点,然后惊奇的发生她想说的就是“你说得对!”你发现这个惊人的事实的时候,已经听了10多分钟的废话了。
我就算说了,她也不听,因为她又会再讲十几分钟,然后给一个“我不觉得我插话了”的不认同。
唉~难受,忧愁。